网上有关“企业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标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企业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标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标准为: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其中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公益性捐赠是公益、救济性捐赠(以下简称公益性捐赠),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盈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1、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3、个人通过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按照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准予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4、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5、向地震灾区捐款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捐款可以在税前全额扣除。
6、税法所说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30%的规定是指除可全额扣除的以外,一般性的捐赠支出可以在税前,按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上限,据实扣除,即捐赠超过30%,也只能扣30%,没有超过30%的则按实际发生数扣除。全额扣除要由税法特别规定,不受30%上限的限制。
7、把钱全捐了也可能交税。如果不是属于全额扣除的话,只能扣除30%,剩下的70%是要交税的,也就是说,全捐了也要交税,这是税法规定的不合理之处吧,主要是防范避税。
8、同一笔收入多次捐款是可以累计扣除的,不过一般得在申报纳税之前已经实际捐出,已交了税再捐款如何退税,目前没有相关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年修正)第九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正)第五十一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所称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财政部、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 企业或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用于符合法律规定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准予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有效期为三年。本公告第五条第三项规定的第一种情形,其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自发布名单公告的次年1月1日起算。本公告第五条第三项规定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形,其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自发布公告的当年1月1日起算。九、 公益性社会组织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取消其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且不得重新确认资格:(一)从事非法政治活动的;(二)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活动的。
个人捐款、通过公益组织捐款、参与募捐活动等。
1、个人捐款:您可以选择直接向相关地震灾区的救援机构或慈善组织进行个人捐款。机构会在官方网站上提供捐款方式,您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式进行捐款。确保选择正规渠道,以确保您的捐款能够真正用于救助灾区。
2、通过公益组织捐款:您可以选择通过公益组织进行捐款。许多知名的公益组织会在地震发生后启动救援行动,并提供捐款渠道。您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找到详细的捐款信息,并按照指引进行捐款。组织会对捐款的使用进行透明公开,确保捐款用于救助和重建工作。
3、参与募捐活动:地震发生后,许多社区、学校、企业等组织会组织募捐活动,您可以参与活动并捐款。活动会通过线下募捐、线上众筹等方式进行。您可以关注媒体报道、社交媒体平台或与您所在社区、学校、企业联系,了解相关的募捐活动,并按照指引进行捐款。
关于“企业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标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果丽号的签约作者“望锦玉”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企业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标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企业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标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企业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扣除标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