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是审计的内容和目的不同
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单位内部的定额、计划指标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检查企业各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经济活动取得的经济效益等,提出各项改善措施,评价企业内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等。
内部审计的种类,包括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营业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等。而外部审计则是依据《独立审计准则》,主要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方面。
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并未较多触及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等方面。因此,内部审计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要比外部审计要求高。
二是审计的服务对象不同
内部审计人员在处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问题中,充当企业管理当局的参谋和助手,并帮助各级管理人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其主要的、直接的服务对象就是包括企业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在内的组织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
通常,外部审计人员是受托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年度审计,其服务对象是与企业利益相关的社会各界,包括股东、银行、债权人、政府和潜在的投资者等。当然,这不排除他们的意见被企业管理当局和董事会采用的情况,但这是次要的,不是其主要的使命和目的。
三是审计作用的范围不同
内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一般仅局限于组织内部,只有当正确的审计结论和建议被采纳并及时采取改进行动时,才会产生具有建设性的实际效果。内部审计人员对生产经营管理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一般不向外界透露,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而外部审计人员对财务会计报表所表述的审计意见和结论要公布于众,客观上起到了社会公正的作用,其作用的覆盖面比内部审计要广阔的多。
四是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程度不同
外部审计人员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内部会计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实质性影响的相关控制,而内部审计人员则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内部会计控制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而且,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外部审计人员之所以关心内部控制,是因为它们影响其设计的审计程序性质和进行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这与他们对财务会计报表发表独立意见相比是次要的。
内部审计人员关心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并针对控制的缺陷提出强化控制的意见和措施。
五是审计的范围和时间不同
内部审计的范围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它既可以借助于正式的记录和文件,又可以依据非正式的记录和文件;内部审计通常对单位组织内部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时间安排比较灵活。
而外部审计通常是定期审计,每年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审计一次,其审计范围主要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及其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
重点在于那些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有实质性影响的重大事项,它只能依赖正式的记录和文件。所以,内部审计在审计的对象范围上比外部审计要广泛,在审计时间上也更为灵活。
六是审计程序不同
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序通常按照部门或经营地点来设计,会计记录和报表的审查只是其工作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内部控制系统和工作质量的检查和评价上;而外部审计的程序一般针对财务会计报表所列项目来设计。
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核实和验证报表各项目的余额是否真实、准确、可靠,以及确认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政策是否公允。
百度百科-内部审计
百度百科-外部审计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审计主体不同:政府审计的审计主体为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的审计主体为企业审计部门;社会审计的审计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
2、审计对象不同,政府审计对象是国家各级党政机关等;内部审计对象是企业内部运行情况;社会审计对象是除国家保密单位以外的任何单位或机构的委托。
二、联系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之间存在着法定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国家审计应当有效运用内部审计成果,实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优势互补,正确的内部审计能有效提升社会审计的工作质量。
三、审计的作用
1、监督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正确。
2、监督被审计单位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
3、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4、为宏观经济控制和管理服务。
审计的职能:
1、经济监督职能
经济监督职能是审计的基本职能,主要是指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及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监察和督促有关经济责任者是否忠实地履行经济责任,同时通过经济监督职能实施揭露违法违纪、判断管理缺陷和追究经济责任等行为。
2、经济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资料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根据经济评价行为指出相关问题,总结经验并寻求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效益的途径。
3、经济鉴证职能
经济鉴证职能,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确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公允、合法、合规,然后出具书面证明,以便为审计的受托人或委托人提供确切的财务信息,并取信于社会公众的一种职能。
根据审计实施主体和审计监督权来源的不同,一般将审计划分为三大类: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一、三者之间的区别
1.审计主体有区别。国家审计是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如审计署之类的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一般是企业审计部门,是用于企业审计的内部组织部门,不具备官方机构的性质;社会审计是第三方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承接其它主体的委托审计工作。
2.审计对象不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机构,其审计对象是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各级国企法人等;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部门,其审计对象是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企业法人治理及内部控制或所属单位***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社会审计作为第三方审计机构,可以承接除国家保密单位以外的任何单位或机构的委托,对这些单位或机构进行审计。
3.审计重点不同。国家审计的重点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是否存在贪污腐化现象、国家机关内部人员是否尽责履行公职等,目的是维护经济安全,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内部审计的重点是所在单位的经营管理相状况,强调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审计,服务组织自身发展,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社会审计由于其受委托性质,审计重点随委托单位的要求而有不同,总之是就受托内容或项目而定。
4.工作权限不同。国家审计的权限由法律法规赋予,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内部审计的权限主要由组织内部规章制度确定,审计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受本组织管理层制约。社会审计的权限是委托人在协议中承诺或授予的,其权限不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
5.结果处理方式不同。国家审计在一定范围内经过公示以后,由负责的相关国家机关提出处理意见;内部审计的结果呈现为企业审计报告,递交管理层后,再公布处理意见;社会审计向委托方、被审计单位或公众告知,只能提出审计意见,不负责提出处理意见。
二、三者之间的联系:
1.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之间存在着法定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社会审计组织审计的单位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审计机关有权对该社会审计组织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2.国家审计应当有效运用内部审计成果,实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审计全覆盖的质量。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重要力量。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重要制度设计和自我约束机制,其工作越有效,单位出现违法违规问题和绩效低下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小,国家审计监督的综合效能也就越高。
3.审计机关可以按规定向社会审计组织购买审计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等规定,审计机关可以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力量,除涉密项目外,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可以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是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他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关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果丽号的签约作者“凝梦”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